内镜清洗机质量的检测方法评估和使用规范,近期发生的污染内镜导致感染暴发事件迫使内镜制造商和专业机构重新评估与内镜清洗和消毒相关的指南和建议。内镜的清洗,特别是手工清洗的质量难以保证,也没有特定的评估方法。本研究介绍了手工清洗和高水平消毒步骤中各种验证方法的结果。
严格遵守内窥镜再处理的每个步骤对于去除潜在感染病原体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有多种方法验证再处理的质量,然而,每种方法都存在挑战和局限性,尚未形成行业内的较佳实践。为评估内镜清洗质量的验证试验,特别是评估手动清洗的步骤。将清洗质量验证试验结果与微生物培养进行比较,以确认清洗质量验证试验阳性是否可预测微生物生长。在多站点医疗保健系统的2个大的内镜检查单元开展。取90条内镜,每一条内镜都进行了三磷酸腺苷、蛋白质和琼脂平板微生物培养,及快速革兰氏阴性菌培养试验。在内镜的3个部位进行测试:内窥镜内通道,控制旋钮和升降装置。
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头处按顺序取样,人工清洗后的蛋白质检测和高水平消毒后的蛋白质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蛋白质在手工清洗后发现的话,在高水平消毒后也能发现,提示全自动清洗机无法去除清洗中未清除的污染物。
人工清洗必须有效,彻底冲洗确保清除所有碎屑和清洁剂。清洗液一人一更换,清洗槽和漂洗槽一用一消毒。消毒剂配制后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灭菌剂的选择,建议**选择含氯制剂,也可选择其它符合要求的灭菌剂。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应进行自身消毒后方可使用。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灌流器和清洗刷等彻底清洗,并用含氯消毒剂或者其他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作用30分钟后擦拭干净。